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西苑之光 (第二彈)

1
作者 : 祕書 發佈日期 : 2025-03-19 最後更新日期 : 2025-03-19

高三2班 陳宜昇 同學 透過特殊選材錄取「 成功大學歷史學系 」

西苑與有榮焉~~

以下是學校對他個人的速寫:

 

家庭背景—歷史枝枒從小培養

 

陳宜昇從小便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。父母在他的求知道路上給予充分支持,鼓勵他探索家鄉的歷史與文化變遷。幼時,他曾因地名「麻園頭溪」的由來而產生疑問,父母不僅幫助他查找資料,更帶他實地走訪臺中舊城區與南屯萬和宮,這些經歷奠定了他對歷史研究的熱愛與求知精神。

 

高中時期—媒體與學術並進

 

1. 經營粉絲專頁,讓歷史發聲

國二時,陳宜昇發現大眾越來越依賴數位媒體獲取知識,於是創辦 Facebook 粉絲專頁「昇入歷史」,分享自己有興趣的臺灣史與臺中城史。他不斷優化內容策略,透過加入歷史社團、發佈專業且具創見的文章,使粉專追蹤人數突破 2700 人。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他的資料整理與敘事能力,也讓他習得面對大眾的媒體素養。

 

2. 關注轉型正義,身體力行歷史研究

陳宜昇對於臺灣戰後歷史及轉型正義議題抱持高度關注。他積極參與二二八人權史普研習營、西苑高中國際教育暨人文社會營,並曾與政治受難者家屬謝秀美深度對談,進一步了解白色恐怖時期的社會氛圍。此外,他亦於自由路上藝術節 擔任議題組志工,負責撰寫歷史人物介紹與活動文案,透過文化推廣讓更多人關注歷史傷痕與社會正義。

 

3. 挑戰學術,累積競賽經驗

陳宜昇在學術領域亦有亮眼表現,積極參與歷史研究與競賽:

■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 特優

   作品:「美麗島案公開審判之探究—從艾琳達及海外臺灣人的救援行動談起」

■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閱讀心得寫作比賽 特優

   作品:「重新認識大漢奸」

■ 西苑盃文青小旅行導覽設計競賽 優等

■ 歷史探究專題:「解嚴就有自由了?以鄭南榕事件為例」

■ 地理探究專題:「臺中南屯溝仔墘的地名變遷和都市化」

這些研究與競賽經歷,讓他在歷史分析、資料整理、論文撰寫等方面建立深厚基礎。

 

特殊選才—多年厚植能力,一舉成功錄取

 

1. 從興趣到專業,選擇最嚮往的道路

陳宜昇對臺灣史的熱愛促使他將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作為首選,他認為臺南是臺灣歷史文化的縮影,成大擁有完整的歷史課程,特別是在轉型正義與數位史學領域,更符合他的學術興趣與職涯發展。

 

2. 多元學習,累積特殊選才優勢

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,陳宜昇累積了多元經驗,從學術研究、自媒體經營,到參與營隊與社會活動。他不僅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,還發展了團隊合作與公開表達能力,這些都成為他備審資料中的亮點。

 

3. 深⼊研究,規劃未來進修方向

在未來的大學學習計畫中,陳宜昇希望:

■ 深化歷史研究能力,持續廣泛閱讀世界史、臺灣史等專業書籍。

■ 強化外語能力,學習英語與日語,以便查閱更多歷史文獻。

■ 參與學術專案,如成大「二十而立工作隊」,深入研究白色恐怖歷史,並學習數位史學的應⽤。

■ 持續經營粉絲專頁,推動歷史知識普及化,未來計畫發展Podcast或影音內容。

 

給學弟妹的建議—讓熱忱成為最大的優勢

 

陳宜昇認為,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特殊選才,應先反思並發覺自己的熱情所在。他建議學弟妹:

1. 從高一開始規劃方向,逐步累積成果。

2. 不論是競賽、研究或社會參與,都應培養核心能力。

3. 透過興趣及熱情去經營學習脈絡,更能凸顯自己的特殊性。

 

結語

 

從幼時對家鄉歷史的好奇,到透過自媒體推廣歷史,再到學術研究與社會行動,陳宜昇的學習旅程展現了他對歷史的執著與熱忱。他想告訴我們「準備絕非為了一時,堅持才能長出果實」,這也是他成功錄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的關鍵。未來的學習之路已展開,相信陳宜昇將在成大繼續書寫屬於他的歷史篇章!

瀏覽數: